2023年11月10日至11日,由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与复旦大学中汉文静国际研究中心看望学者王人林涛教会、复旦大学罗书华教会纠合召集,复旦大学中汉文静国际研究中心主理的“天下的《金瓶梅》:译介与传播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天下各地的人人学者在此共享《金瓶梅》的译介以及它在西方天下的影响,为这一古典巨作在新期间清翠盼望注入了活力。

会议开端,复旦大学中汉文静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陈引驰教会向诸君嘉宾致迎接辞。陈引驰教会最初先容了中心的访学机制,以及中心和巴黎高师的协作技俩,并从《金瓶梅》的说话问题开赴,合计这么一部极品的作家弗成能是大名士,它有着更商人、更底层的特色。而这么一部作家不解、只好写定者好奇的传世名作,以其尽头的文学价值受到了外洋汉学界的一致温煦,这是一件值得欢腾的事。

王人林涛教会作为本次会议的召集东谈主向诸君嘉宾致辞,他暗示,《金瓶梅》是《红楼梦》的前驱,备受外洋汉学界的贵重,应当把《金瓶梅》作为天下文学的一部分加以研究。筹画研究散见于各式期刊,难以酿成协力,故有召开研讨会加以集念念广益之必要。此次会议的参与者,有《金瓶梅》翻译实践的译者,译本的研究者,外洋的汉学家,在此向诸君嘉宾致以强烈的迎接。

第一场回报从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易德波(Vibeke Børdahl)教会初始。易德波教会是享誉天下的汉学家,亦然扬州说书的研究者、爱好者。从2011岁首始,她用了11年的时辰,将《金瓶梅》翻译成丹麦文。易德波教会陈述的主题是“金瓶梅在北欧、金瓶梅在丹麦”。易德波教会最初对《金瓶梅》的瑞典、芬兰、挪威、丹麦等译本进行了先容,在此基础上,她的丹麦文译本握有的基本态度是让普通的读者一同玩赏这部极品,而非为了汉学家出书的科学著述。因此,她的翻译是面向普通东谈主、面向大众的。比方,《金瓶梅》最紧要的特征之一,它是说书体,有着说书东谈主的作风。若要保握其底层性,则须把此一方面准确无误地先容给读者。因此,易德波教会在翻译时尽量保留了它的说书东谈主特质。由于《金瓶梅》结构的颠倒性,在中国的刻本期间,它一般是分作10本、一册10回的形态流传。西方的译者在翻译时,通常凭己意给10部分加上不同的标题,这些是原书莫得的,易德波教会合计应当保留原书的神情,弗成妄增。在东谈主名上,以往的翻译者心爱将中文东谈主名意译,易德波教会采选按照拼音拼写,以存其真。仅2023年,《金瓶梅》的全套丹麦文译本已售出200套,如斯巨著照旧眩惑了一般读者的兴味。

来自布尔诺马萨里克大学的冯安迪(Ondřej Vicher)讲师回报的题目是“《金瓶梅》的捷克语翻译”。冯安迪讲究了《金瓶梅》几个翻译本的历史,如弗兰兹·库恩于1930年翻译的德文节译本,该本系从崇祯本节译而来。2012年,捷克知名汉学家王和达(Oldřich Král)教会初始从事《金瓶梅》捷克文的翻译责任。王和达教会之前仍是将不少中文著述翻译到捷克,如《易经》《庄子》《儒林外史》,乃至20世纪的现代文学作品《家》和《林家铺子》。2012-2018年,王和达教会翻译了《金瓶梅》的前七卷,不料天不假年,于2018年在世,享年88岁。两年后,王和达教会的弟子包捷(Lucie Olivová)教会与冯安迪从头初始了这项责任,于2022年、23年出书了第八卷、第九卷,现在正在从事第十卷的翻译责任。他们采选的翻译政策是包捷教会翻译单数章节,冯安迪翻译偶数章节。冯安迪举了一些具体的翻译例子,如叩头在捷克语中缺少对应词,采选的是音译再加凝视的法子,以及诗词歌赋的翻译。他的回报在对《金瓶梅》中诗歌的捷克语译文的朗读中完结。

清华大学中文系周绚隆教会回报了“克莱门特《小脚》的翻译质料及问题成因初探”。1939年,英语天下出书了克莱门特的《金瓶梅》译本,题作《小脚》(The Golden Lotus)。克莱门特的翻译与老舍筹画,但在存世的老舍贵府里并莫得筹画记叙,颇为缺憾。在东谈主名翻译上,克莱门特采选的法子是男性东谈主名音译,女性名字意译,或者运用自若地翻译。从翻译的原则来说,严复强调信达雅,信是一个基础,达、雅都是第二性的。从翻译效果来看,克莱门特比拟纯真地作念了传达,展现了《金瓶梅》的商人活命和底层性。克莱门特在1924岁首始翻译的时候,莫得现成的标点本,也很少有筹画的著述。他需要用没标点的刻本,是以需要先弄懂原文,再翻译。咱们需要知谈这个布景,才气对他作出中肯的评价。因此,克莱门特译本中也存在一些认错字的问题,比如“狠心”译作“有一颗像狼一样的心”,又比如“柑子”译成“杯子”,形近字诞妄极容易出现。因为莫得标点,也存在一些断句的诞妄。总体来说,这些诞妄是特定历史条目下的家具,绰绰有余,不影响克莱门特的译本对《金瓶梅》外洋传播作出的孝敬。 第二场回报从来自天津财经大学的温秀颖教会初始。温秀颖教会最初总结了芮效卫的译本。芮效卫效仿霍克斯翻译《红楼梦》的法子,采选一切都译成英文的阵势,把双关语之类一起进行翻译。而在克莱门特·埃杰顿(Clement Egerton)的译本中,他基于文化原因,对演义中的歇后语进行了改写。埃杰顿在其译本导言中明确顶住了我方翻译《金瓶梅》的指标,是将其作为一部艺术品进行再创作, 行将其译成一部既保留原作精神, 又行文通顺的英语文学作品, “使读者简略从中取得和译者一样的感受。”因此, 他采选了“等效归化”的政策, 即在说话上起劲通顺, 适合英语行文、修辞表率和读者阅读习惯, 对原作的“简陋”之处一起加以润色和包装, 在内容上进行大刀阔斧的删省 (删省之处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 , 十分是诗词部分, 因为“它们不适合英文演义的结构阵势”。书中筹画性描述的部天职容译成了拉丁文。华东师范大学的赵朝永教会带来了“收受好意思学视角下《金瓶梅》英译本的收受研究”。该研究更多从说话学视角开赴,并采选了Python法子,利用计较机量化对文本进行分析。赵朝永教会最初中式了今天能看到的《金瓶梅》三个英文全译本,一是克莱门特本,二是芮效卫本,三是Eugene Ying的新译本。赵朝永教会引入了“语域”这一办法,基于语料库,对英文全译本在语域之中是否存在变异进行历练。计较机分析的完结是,克莱门特译本总体上被归为“联想性叙述”,芮效卫的总体上被归为普通叙陈证明,如新闻报谈然。应氏父子的新译本总体上被判为“交互性诱惑”,即对内容进行了弃取,基本全是对话,保留故事性。沈阳师范大学的潘佳宁副教会以“芮效卫的《金瓶梅》文件学研究与翻译”为题,专门探讨了芮效卫的《金瓶梅》翻译成立。在广博译本中,芮效卫的《金瓶梅》译本被视作“迄今为止最佳的《金瓶梅》英译本”。芮效卫翻译的卓著特质,是将学术研究与翻译相勾通,将《金瓶梅》的版块采选、作家身份争议、张竹坡考语等学术性较强的部分,有机地融入译文,并在译本中加多了学术序言、东谈主物表和广泛凝视。芮效卫的责任建造在塌实的文件学基础上,比方校勘、目次之学。在具体作风上,芮效卫的翻译有着“一字不落”的特色,即原文应有的语句一起翻译出来。

第三场回报初始,南京大学的苗怀明教会先容了“国外首部《金瓶梅》全译本的发现与探析”。现在已知国外的首个《金瓶梅》全译本,为德国脉,翻译于1862-1869年间,从满文本译出。1998年,嵇穆发现该译本的手稿。该本主要由康农・加布伦兹翻译,他的两个男儿也翻译了一部分。手稿莫得出书,因而莫得引子和跋文。康农·加布伦兹的两个男儿只翻译了13-16回,动作学习满文的造就之作。加布伦兹是德国一个著名的汉学家眷,康农的男儿乔治·加布伦兹撰有《汉文经纬》,乃是第一部中国语法学著述。他们的手稿之中还有明清官话、北京话、粤语的音韵图。康农的半子在中国作念商业,译本的原本等于1862年从中国寄回的一批册本的一种。康农当年就决定翻译,不错看出他对此书的爱重。加布伦兹的翻译诚实于原文,险些是词对词的翻译,性描述删省了一些。而他采选的满文本的原本是未删省的张竹坡本。 西南交通大学的何俊副教会以“《金瓶梅》在德语天下的翻译和研究”为题,向大众先容了德语天下的《金瓶梅》翻译版块著录。最早的德文译本都是不王人备的片断译文,主要有继小加贝伦茨(Hans Georg Conon von der Gabelentz)、鲁德尔斯贝格尔(Hand Rudelsberger)和赞克(Erwin von Zach)。在此之后,祁拔(Otto Kibat & Artur Kibat)昆玉、库恩(Franz Kuhn)和舒伯特(Mario Schubert)接踵推出不同译本,其中有全译本,也有改写和缩减的节译本。连年来,德国还裁剪出书了嵇穆(Martin Gimm)于1998年发现的老加贝伦茨(Hans Conon von der Gabelentz)依据满文原本译出的《金瓶梅》全译本。该本是一个“洁本”,删去了部分性描述的内容。翻译的兴起也催生了研究的出现,这方面既有筹画的德译品评和研究,也有愚弄西方文学表面对这部“习气演义”“世情演义”伸开的文类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王金波副教会回报的主题是“弗朗茨·库恩《金瓶梅》翻译与收受研究”。该回报以德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弗朗茨·库恩(1884-1961)《金瓶梅》德译本为研究对象。在库恩通盘的中国文学译本中,《金瓶梅》的翻译独占鳌头:印数最巨、转译本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该译本与《红楼梦》、《水浒传》德译本同为库恩自我评价最高的作品。王金波副教会凭证出书档案进行史料钩千里,将库恩《金瓶梅》德译本与英文转译本进行比对,从刊行流通、古书往复、专科东谈主士挑剔、普通读者反应等方面先容了库恩《金瓶梅》译本在德语天下影响。王金波副教会合计,文学经典译本流传、收受与影响研究极富挑战,必须以真确史料为依据,综合议论多种复杂身分。 第四场回报由浙江师范大学高玉海教会起讲。高玉海教会讲演的主题是“俄国汉学家科博杰夫的《金瓶梅》研究”。现代俄罗斯汉学家科博杰夫是继苏联时期的马努辛之后对《金瓶梅》俄译和研究取得紧要成立的学者。最初,他全面先容了《金瓶梅》外文译介情况,并将《金瓶梅》置于天下文学中进行挑剔,突显了《金瓶梅》的文学经典地位。其次,科博杰夫详备梳理了《金瓶梅》俄文翻译历史,最终促成《金瓶梅》俄文全译本的问世,填补了《金瓶梅》外文全译本的一个空缺。第三,科博杰夫凭证俄罗斯尽头的保藏贵府,对《金瓶梅》的插图研究作念出尽头的孝敬,合计《金瓶梅》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他的翻译和研究对《金瓶梅》在俄语天下的传播起到紧要的作用。西南交通大学的刘名扬副教会一样以“《金瓶梅》在俄罗斯”为题。世情演义《金瓶梅》在俄罗斯的翻译晚于以《红楼梦》为首的四大名著,但俄国粹界对它的温煦却甚于其他中国古典演义,围绕它的挑剔研究也屡见不鲜。早期的译本为汉学家B.C.马努辛的1977版首译本,随后此书重版、重译屡次,成为俄国汉学界最受温煦的演义之一。但此本由于颠倒的历史原因也存在被删省的问题,科博杰夫的《中国色情》一书过甚对《金瓶梅》的挑剔为《金瓶梅》在俄国的传播作了很好的孝敬。东华大学的杨彬教会回报的是“《金瓶梅》在日本的流播风光分解”。杨彬教会指出,《金瓶梅》从出生之初就传入了日本。日本现有最陈腐的版块为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藏《金瓶梅词话》百回本。慈眼堂是江户初期天海僧正(1536-1643)藏书库,天海僧正热衷于辘集“唐本”,也等于来自中国的册本,慈眼堂所藏《金瓶梅词话》印有“天海藏”的记号,可见《金瓶梅》在很早之前便仍是流传到日本。1832年前后,日本学者远山荷塘以《金瓶梅》为讲义召开念书会,他的学生高阶正巽在念书会时刻,对《金瓶梅》的文本进行详备的注音、标点及翻译。在江户期间,《金瓶梅》就对日本的演义不雅念产生了影响。江户时期的日本流行着昭雪中国口语演义的潮水,时刻出生了很多优秀的读本演义。著名文东谈主曲亭马琴(1767-1848)凭证《金瓶梅》作了两部昭雪演义,区别是《云妙间雨夜月》与《新编金瓶梅》。诸如斯类,都能反馈《金瓶梅》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第五场回报,最初由来自好意思国堪萨斯大学的马克梦(Keith McMahon)教会作“‘一味冲破世情’:《金瓶梅》中写性的艺术”回报。马克梦教会以在他对于《金瓶梅》的新书中,漠视了五个题目。第一是对色情文学这个办法给一个合适的界说,也包括对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比拟。第二个题目是《金瓶梅》从昔时的性文化中剿袭下来的传统,包括《金瓶梅》与房中术和香艳文学的关系。第三是《金瓶梅》写性的艺术,即演义态状性行径的各式笔法。第四是西门庆与不同性伴侣之间不同的描画。第五是概述《金瓶梅》除外的明清色情演义,况且作念《金瓶梅》与它们之间的比拟。临了,马克梦教会总结了写性故事(色情故事)的收尾。一是以恶运告终,二是宗教式的醒觉,三是无尽的幸福。“香闺之私,何所不有,但不胜说破耳。”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张义宏敦朴回报的题目是“浦安迪‘中国叙事学’视角下的《金瓶梅》研究”。最初,他总结了《金瓶梅》在好意思国研究的历史。1960年,学者韩南撰成《金瓶梅成书过甚来源研究》作为他的博士论文,这亦然国表里第一篇以《金瓶梅》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此文一直未出书,但韩南教会将其拆分红两篇论文发表,引起学术界的温煦。华侨学者夏志清撰有《中国古典演义》一书,也遭灾到《金瓶梅》。浦安迪的《金瓶梅》研究后果,如《中国叙事:品评与表面》等,使得游离于天下文学之外的中国文学又回到了天下文学之内。在《明代演义四大奇书》一书中,浦安迪把《金瓶梅》放到第一位,莫得按照四部演义的历史轨则进行胪列。在《中国叙事学》《浦安迪自选集》等书中,浦安迪将《金瓶梅》置于中国叙事传统的纵向历史语境中,以中西叙事学传统与文学作品的横向比拟作为举座关照。浦安迪强调“文东谈主演义”的办法,对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东谈主的《金瓶梅》泛泛演义不雅漠视了挑战。在文本上,浦安迪漠视“奇书文学”,聚焦于作品呈现出的文本形态特征。在《中西长篇演义类型初考》一文中,浦安迪总结西方叙事传统为史诗——外传——长篇演义,而中国的叙事传统为神话、史文、明清奇书文学。临了,针对中国演义中的“缀段式”叙事模式的争议,浦安迪合计,中国最伟大的叙事文作家并不曾企图以举座的框架来创造“结伴连贯性”。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聚宝教会回报的是“海表里存藏《金瓶梅》蒙古文译本述论”。聚宝教会从我方到蒙古国访书的经由讲起,对秘藏于蒙古国藏书楼的《金瓶梅》蒙文手本进行历练。现在,中国和蒙古国共藏有十三种《金瓶梅》蒙译手本。两国所藏译本皆译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满文刻本《金瓶梅》。诸手本互相间既有筹画,又有区别,共同酿成了较竣工的《金瓶梅》蒙译本系统。诸手本迂回传钞经由中酿成的文本变动具有昭着的俗文学文件特征。聚宝教会进行了系统地征集和整理海表里现有《金瓶梅》蒙译本文件的责任,探索其译者、译成时辰和地点,深入研究其译文特质、学术价值和文化孝敬。 大连异邦语大学的秀云副教会采选“大连藏书楼保藏精手本满译《金瓶梅》文件历练”为题。她研究的对象是大连藏书楼保藏《翻译人情冷暖》,该书两函,一函16册,有“南满洲铁谈会社藏书楼”章。秀云副教会最初先容了满文发展经由中的几次变化,敌手本中反馈的老满文和新满文的互异进行了详备的历练。那时的翻译者很少签字,很少有序跋文,该手本有阚铎和松崎鹤雄题记。秀云副教会历练合计,后东谈主把题记贴在此书,内部所提的文件并非确切指此书。该译本反馈的剿袭与转变之处,在于书名的变调,将《金瓶梅》改作《人情冷暖》。这应当是受到崇祯本批语“一部炎凉状态尽此数语中”的影响。该手本改造了旧刻本的诞妄,其中也有增译的部分,需要比对历练是原手本中就有照旧增添上去的。 第六场回报由来自北京大学的夏露副教会的“《金瓶梅》在越南译介的薄待及原因探析”初始。明清演义在越南的流传、译介和影响十分潜入,不仅四大名著有着宽泛而握久的影响,就连二三流的演义《剪灯新话》《金云翘传》都被越南大文学行家进行师法和改编之后酿成越南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外传漫录》《断肠新声》(即《翘传》)。但是,被视为“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却颇受薄待,译本很少,且影响甚微。越南在20世纪初冉冉采选拉丁化字母笔墨的经由中,在1960年代以前也曾络续译介300多部明清及民国时期古典演义,但其中莫得《金瓶梅》。现在已知最早的《金瓶梅》译本是越南南北分裂时期于1969年在南边出书的由海登、玉光和孟灵三东谈主合译的译本,而由于好意思越斗争的影响,这部译作并莫得宽泛流行,以致被淡忘,直到1989年才得以重印,但这个译本色量欠佳,重印之后并未受到预期的迎接。现今越南又有几家出书社重版,也险些都是重印此译本。《金瓶梅》筹画影视作品在越南传播后,一定进程上带动了对演义的宣传。不外,据夏露副教会的调研,多数越南念书东谈主对于《金瓶梅》都是只闻其声、未读其文,以致一些研究中国古典演义的学者也暗示不曾读完。其主要原因,照旧在于《金瓶梅》的“秽书”之名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越南东谈主翻译的原本是来自清代的“洁本”,对原本作了不少调动,未能反馈原书的艺术成立。 上外洋国语大学的张泓玮助理研究员回报的是“对比译文片断管窥《金瓶梅》的阿拉伯语译介”。在“大中汉文库”后果面世前,被誉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的《金瓶梅》并未有与其他三部同等进程的阿拉伯语译本刊行。比如《三国演义》,早在1984年,外文局就出书过阿拉伯语的《中国古典演义〈三国演义〉节选:赤壁之战》,且由外文出书社与叙利亚大马士革出书社协作出书。张洪仪教会翻译的“大中汉文库”《金瓶梅》四卷本(2017)是现在独一的阿拉伯语译本(汉阿对照),且不同于其他三部由阿拉伯学者翻译的作品,该《金瓶梅》由中国粹者颓唐完成。同在2017年,Raḍwā Muḥammad Quṭayṭ翻译了Kwame Anthony Appiah的The Honor Code(2010),而该作品议论缠足问题时援用了《金瓶梅》的一个片断,于是这个片断也有了阿拉伯语译文。张泓玮助理研究员将该片断与张译本对应片断进行对比,分析了转译经由中出现的问题。 上外洋国语大学的张礼骏敦朴以“试论雷林科西译《金瓶梅》的‘扞拒之艺’实践”为题。《金瓶梅》的竣工版西班牙语译本由西班牙汉学家阿莉西亚·雷林科(Alicia Relinque)完成,其高下两册区别于2010年和2011年在西班牙出书。在此之前,限于西班牙语天下汉学家的东谈主数、水平及社会环境等身分影响,古汉语长篇著述的西班牙语译本较为荒僻。雷林科曾在不同步地说起“扞拒之艺”(arte de la traición)的办法,来证明我方在汉西翻译实践中的主不雅感受,实则是在抒发语际距离较大的布景下对翻译手段漠视的更高要求。张礼骏敦朴通过对《金瓶梅》具体译文和原文的比拟分析,总结雷林科“扞拒之艺”的微不雅法子与政策。《金瓶梅》的西班牙语版块问世为西班牙语天下直不雅了解中国世情演义大开了一扇大门,为政事、财富与情色等不同元素在中西不同国家演义中的比拟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七场回报初始,大阪大学的田中智行准教会回报了“《金瓶梅》中台词的阐发机制:以李瓶儿的遗嘱为中心”。《金瓶梅》中的东谈主物所讲的台词的出色是早已被指出的。田中智行从《金瓶梅》中的具体台词描述阵势开赴,发现作家把某些使用频率不高的词,聚首在一个或几个东谈主物身上。田中智行最初以潘小脚的台词为主要例子,议论作家对每个东谈主物口吻结伴性的温煦。作家不仅使每个东谈主物所说的说话同质化,而且还尝试利用从东谈主物本来语调的偏离进行高水平的演义抒发。从这个角度开赴,田中智行对李瓶儿在临终留给西门庆的遗嘱进行了梳理。李瓶儿在与西门庆永诀的时候,不知是挑升志的照旧不测志的,重迭了她们初度碰面时的部分对话。这种东谈主物台词前后呼应的构念念在其他演义中,如文言演义《负情侬传》改编成口语演义《杜十娘怒千里百宝箱》时,就仍是被引入。 暨南大学的肖大平助理研究员作了“《金瓶梅》回目韩译研究”的回报。回目以对偶句神气对各回中主要东谈主物与故事情节进行高度轮廓,凝华了作家的心血,是长篇章回演义创作的紧要构成部分。回目因说话高度凝练且细心对仗,因此是《金瓶梅》等中国古代演义外文翻译的难点。自1955年韩国翻译家金龙济《金瓶梅》全译本问世以来,限度二十一生纪康泰权的全译本问世,《金瓶梅》的韩文翻译走过了80余年的历程,时刻败显露数十种韩文译本。肖大平以最早的金龙济韩文全译本与二十一生纪康泰权全译本为例,对二者对《金瓶梅》回目翻译的筹画问题进行历练。在韩国,崔溶澈先生《二十世纪韩国〈金瓶梅〉翻译及传播》等文仍是对《金瓶梅》自朝鲜王朝时期传入朝鲜半岛限度现代的传播翻译史作念了精要梳理。不外,对包括回目在内的韩译本译文的研究依然是《金瓶梅》韩译史研究的薄弱表率,值得咱们深入温煦。上外洋国语大学的唐均教会回报了“《金瓶梅》译介天下舆图”。《金瓶梅》作为明代演义“四大奇书”之首,早在清代就有了满文全译本,由此还催生了部分早期的西方说话比如德国祁拔昆玉的德译本。由于《金瓶梅》文中篇幅立志的径直性描述历来之堂之堂,是以咱们王人备看不到官方组织的译介行径,《金瓶梅》在天下畛域内的跨语际扩散基本上都是译者自愿的行径。唐均教会对此进行不王人备统计标明,现在的《金瓶梅》译介后果聚首散布在东亚文化圈和欧洲的日耳曼、罗曼(拉丁)、斯拉夫和乌拉尔四个文化圈内,初步统计有20种说话的60个不同篇幅译本,其中有26个为全译本。在集体议论表率,易德波教会提到,扬州说书的历史中就有《金瓶梅》的大书,或有说书,或有弹词。戏曲史上有无以《金瓶梅》为题材的戏曲?如法国粹者所说,《金瓶梅》的作家有可能是女性,那么在什么情形下才会是女性?她也莫得找到任何方位是女性专有的视角,是以这照旧一个谜团。

临了,罗书华教会代表大众作了总合髻言。罗书华教会说,固然年过半百,但我心中仍是少年,与会诸君散是满天星,本日相聚,成为一团和煦又亮堂的火光。期待大众不仅在学术上,在活命中也要享受到《金瓶梅》等演义研究带来的乐趣。在一派欢腾中,本次会议圆满完结。